沙棘為胡頹子種植物。別名:醋柳、酸溜溜、酸刺。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寬胸、補脾健胃功能。主治跌打損傷、食欲不振、咳嗽痰多。主產于兩北、華北、兩南地區。沙棘野生林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及河谷、丘陵、河灘、湖泊沿岸等處。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早。對土壤要求不嚴,瘠薄荒山地、沼澤地邊緣以及鹽漬草甸均可種植。
(一)沙棘繁殖方法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1)選地與整地
宜選土壤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每667平方米施基肥1000千克,深耕20—25厘米,整細整平,做寬1.2米的畦。2.種子繁殖(1)種子選擇。選大果沙棘,綏棘1、2號或齊棘1、2號。
(2)播種。春播在5—6月份,插前將種子水浸24小時,然后在畦上按行距10一15厘米,開深3厘米的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十后鎮壓,澆水,一般7天左右山出。
(3)扦插繁殖剪取生氏健壯、無病蟲害、長勢中等的2—3年生枝條,剪成長20厘米,有2—3個芽的插條,斜插入沙床2/3,覆蓋薄膜,30天左右生根,翌年春季定植。秋季宜在9月下旬扦插,在苗床保護越冬。
(二)田間管理
1.間苗
幼苗山現第一對真葉時,間除弱苗和密苗:出現第四對真葉時,按株距5厘米定苗。
2.定植
營造沙棘林,要先耕翻土地,除去雜草、樹枝、葉塊,施入基肥。最好在齊季隨起苗隨定植,栽植時按行距3米挖定植溝,在定植溝內按株距50—70厘米挖坑,將苗木根莖埋深10一12厘米,覆土踩實,澆水。每年進行2—3次松土除草,早時澆水。迫施1—2次過磷酸鈣,有利植株生長和提高產量。
(三)采收加工
沙棘以果實入薊。播種苗3年開始結果,4—5年進入盛果期:營養繁殖苗2—3年進入盛果期。在冬季末化凍前采收敲打,收起果實曬干或送往工廠加工。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沒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和確認,來自公開發表的文獻,由植提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
如果您想對該產品信息進行補充請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聯系我們網站客服,將有機會獲得免費企業或個人推廣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