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通常以多種形式存在,是一種類似于環狀醇結構的物質,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代表了植物代謝的一個終產物。植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中均含有,但主要存在于植物種子中,以游離型、脂肪酸酯和糖苷等形式存在。植物甾醇不溶于水、堿和酸,常溫下微溶于丙酮和乙醇,溶解于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石油醚。經溶劑結晶獲得的植物甾醇通常為針狀或鱗片狀白色結晶,其商品則多為粉末狀或片狀。
植物甾醇基本參數信息
主要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
常見含量:總甾醇95%以上或者β-谷甾醇45%以上,菜甾醇30%以上
提取來源:大豆,玉米脂肪酸
檢測方法:GC
分子式: C29H50O
分子量:414.71
CAS登錄號:83-46-5
用途:植物甾醇是一類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 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直接由植物中提取而得,所以不含任何有機溶劑及金屬離子等不明成分,能廣泛應用于醫藥, 食品,飼料等行業。
外觀:白色固體
應用劑型:植物甾醇油劑、顆粒
保質期:15℃度以上未開封桶內可保質18個月。
儲存: 置于避光,干燥,陰涼處。
植物甾醇化學物理特性
植物甾醇一般為片狀或粉末狀白色固體,分子中碳原子數一般為27-31,甾醇熔點較高,都在100℃以上最高達到215℃,甾醇的比重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種有機溶劑。
植物甾醇的生物學作用
(1) 植物甾醇是植物細胞膜的基本構成成分,因其結構上帶有羥基基團,因而同時具有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從而具有乳化特性。植物甾醇的乳化性可通過對羥基基團進行化學改性而得到改善,植物甾醇具有兩性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調節和控制反相膜流動性的能力。
(2) 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植物甾醇的降血清膽固醇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小腸內膽固醇的吸收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膽固醇的吸收是通過在十二指腸內被膽汁酸乳糜微粒吸附,進而在小腸中被吸收。植物甾醇和膽甾醇(膽固醇)結構極其相似,它們僅在分子骨架的側鏈上存在差異,在生物體內以膽固醇相同的方式吸收。植物甾醇能與膽固醇競爭在膽汁酸乳糜微粒中的位置,從而使沒有被膽汁酸乳糜微粒所吸附的膽固醇通過糞便排除體外,進而抑制了膽固醇在小腸的吸收,而植物甾醇由于吸收比率比膽固醇低,一般只有5%~lo%,幾乎不被動物吸收。
植物甾醇的功能及應用
(1) 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膽固醇的含量: 雞蛋所含營養物質豐富且均勻,是人們喜愛的營養食品之一,不足之處是其蛋黃膽固醇含量高(200~300rag/枚),過多食用可能造成對身體的危害。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植物甾醇,降低了肝臟血漿膽固醇量,抑制了雞體內膽固醇合成的活性,能使雞蛋和雞肉中膽固醇含量減少。
(2) 促進動物生長和健康: 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長激素作為動物生長劑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它們是一種極不穩定的化合物,不僅在生物體外,而且進入生物體內以后也容易分解,往往在發揮其生理作用之前就變成不活潑的物質而逐漸失去效力。植物甾醇和植物生長激素與能在水中形成分子膜的脂質結合,生成植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增加了原植物激素對環境溫度、動物體溫和體內分解的穩定性。這種含有植物甾醇的核糖核蛋白具有促進動物蛋白質合成功能,從而促進動物生長。
(3) 改善動物肝功能: 植物甾醇可改善受損害的肝功能狀況,同時還可作為肝功能障礙的預防劑,且具有毒性低的特點。改善肝功能的有效劑量,因家畜家禽的種類、體質、年齡、性別、給藥時間、植物甾醇的種類、肝功能損害的程度等不同而異。
(4) 其他功能: 植物甾醇還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免疫調節作用,抗炎退熱等作用。
植物甾醇的安全性
大量研究顯示,一般劑量的植物甾醇對人體和其他動物沒有任何明顯的毒害或副作用。在較高劑量下,少數研究發現其對一部分人可能會引起某些副作用,如腹瀉以及便秘等,但其發生概率很低。
版權申明:轉載請注明 植提網 »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沒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和確認,來自公開發表的文獻,由植提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
如果您想對該產品信息進行補充請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聯系我們網站客服,將有機會獲得免費企業或個人推廣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