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基本信息
植物學名 :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藥材中文名 : 山楂
基原 : 為薔薇科Roseacea植物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或山查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成熟果實。
使用部位 : 果實
主產地 : 中國
生產地 : 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北及蒙古、河北、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主產於河南、山東、河北。
採收及加工 : 9~10月果實成熟后採收,趁鮮橫切或縱切成兩瓣,曬乾或烘乾。
藥材拉丁名 : Fructus Crataegi
藥材別名 : 梂、繫梅《爾雅》、梂子(《爾雅》郭璞注)、羊梂、鼠查《本草經集注》、赤爪實《新修本草》、棠梂子《本草圖經》、赤棗子《桂海虞衡志》、山里紅果、酸棗、鼻涕團、柿樝子《百一選方》、山里果子《履巉巖本草》、茅樝《日用本草》、猴樝《世醫得效方》、映山紅果《救荒本草》、海紅《品匯精要》、酸梅子、山梨《中國樹木分類學》、酸查《山東中藥》、北山查。
通用拼音 : (Bei )Shan Jha
漢語拼音 : (Bei )Shan Zha
山楂藥材性狀

山楂
本品呈球形,徑約17.3~23.05㎜。表面深紅色,有光澤,滿佈灰白色細斑點;頂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殘痕。
山楂組織鑒定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由1列黃棕色、頂厚壁,呈類方形表皮細胞組成,長25~37.5μm,寬15~42μm,不木化,外被角質層。
中果皮極厚由數百層呈多角形或類圓形柔細胞組成,長 50~145μm,寬42.5~110μm,內含豐富淀粉粒,徑4~8.75μm,臍點明顯或不明顯。少數簇晶,徑16.25~31.25μm及黃棕色物質,偶見類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石細胞,木化至微木化。維管束位於中果皮內側,木部細胞與篩部細胞并立排列,微木化;導管以螺旋紋、網紋為主,徑7.5~20μm。內果皮極薄由數層多角形或類方形柔細胞組成。
山楂HPLC指紋圖譜
檢液及樣品配製方式
(1) 萃取方式
將山查藥材以粉碎機打成粉末,精秤1.0 g粉末,置入50 mL離心管中,加入8 mL 70% 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ranson 3200)震盪15分鐘,以Hermle Z-400離心機2500rpm轉速離心10 min,取上層液,殘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盪15分鐘,重復共三次。將三次的上層液合併,置於25 mL定量瓶中,并以70% EtOH定容至25 mL,作為檢測液。
山楂化學成分
果實含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絲桃甘(hyperoside),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檸檬酸(citric acid)及其單甲酯﹙citric acid symmetrical monomethyl ester﹚、二甲酯﹙citric acid symmetrical dimethyl ester﹚和三甲酯(citric acid trimethyl ester),蔗糖﹙sucrose﹚,黃烷聚合物,﹙flavan polymers﹚,熊果酸﹙ursolic acid﹚。
山楂植物描述
落葉喬木,高達6m。枝刺長1~2 cm或無刺。單葉互生,葉柄長2~6 cm;葉片寬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狀卵形,長約6~12 cm,寬5~8 cm,有5~9對羽狀裂片,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有光澤,下面沿葉脈被短柔毛,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櫡炕ㄐ?,直徑約4~6 cm;萼筒鐘狀,5齒裂;花冠白色,直徑1.5 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約20枚,花藥粉紅色;雌蕊1枚,子房下位,5室,花柱5枚。梨果近球形,直徑2.5cm,深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一圓形深洼;小核3~5,外向的一面具稜,向內兩面平滑?;ㄆ?~6月,果期8~10月。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沒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和確認,來自公開發表的文獻,由植提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
如果您想對該產品信息進行補充請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聯系我們網站客服,將有機會獲得免費企業或個人推廣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