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中型喬木至大型灌木;枝干光滑,小枝上有許多黃灰色皮孔。單葉互生,卵形至闊卵形,膜質。
臺灣?;举Y料
植物學名?:?Morus?australia?Poir.
藥材中文名?:?臺灣桑
基原?:?為???/span>Moraceae植物小葉桑Morus?australia?Poir.的根皮和葉。
使用部位?:?根皮、枝、葉
主產地?:?臺灣
生產地?:?分布于中國大陸河北、山東、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臺灣全境中低海拔地區常見。
采收及加工?:?秋、冬挖取根部,趁鮮時刮去栓皮,洗凈,曬干。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藥材拉丁名?:?Cortex?seu?Folium?Mori?Australiae
藥材別名?:?雞?!顿F州草藥》,雞桑、蠶子樹、娘子樹(臺灣)。
通用拼音?:?Tai?Wan?Sang
漢語拼音?:?Tai?Wan?Sang
藥材性狀
枝條褐色,葉互生,卵形,基部心形,先端尖,3~5出脈,鋸齒緣,葉柄長約1~2cm。?
組織鑒定
1.莖橫切面
最外層為表皮層,由5~7層細胞組成,但表皮細胞堆疊成不規則形,故不易區別。表皮之下為皮層,皮層細胞呈長橢圓形數層,靠近表皮處之皮層細胞中含許多草酸鈣方晶,數個聚集橫向排列。位于較下方之處為韌皮部內含許多纖維束,多個聚集,明顯易見。維管束連續環狀排列,韌皮部較皮層寬廣但細胞形狀不明顯;形成層稍窄,細胞不明顯,但亦可見;木質部寬廣,木部射線明顯,導管單個或2~3個聚集。延伸至髓部之木細胞漸小。莖部中央具髓,髓細胞大呈圓形或類圓形。導管以有緣孔紋導管為主,其次為螺紋導管。
2.葉橫切面?
上下表皮均由1層細胞所組成,但上表皮細胞明顯較厚,下表皮細胞較小。非腺毛大多密生于下表皮,長度150~200μm。葉脈內維管束2~3個,其中1個較大,呈新月形,韌皮部較狹窄,細胞小形狀不明顯,但韌皮部及以外之柔細胞散佈許多草酸鈣簇晶或草酸鈣方晶,大小10~20μm;位于上表皮之表皮細胞膨大,內含許多鐘乳體,有些非腺毛基部膨大內含鐘乳體;木質部較寬且呈新月形。葉肉中柵狀細胞無通過主脈。?
HPLC指紋圖譜?
檢液及樣品配制方式
(1)??內標準液(I.S)配置?
取?Quercetin?0.2497g?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液定容至刻度,作為內標準液(I.S.)。?
(2)?萃取方式?
將臺灣桑的葉片以粉碎機打成粉末,精秤?1.0g?粉末,置入?50mL?離心管中,加入?8mL?70%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5210/8510)震盪?15?分鐘,以?Hermle?Z-400?離心機?2500RPM?轉速離心?10min,取上層液,殘渣再加入?8mL?70%EtOH?超音波震盪?15?分鐘,重復共三次。將三次的上層液合併,置于?25mL?定量瓶中,并以?70%?EtOH?定容至?25mL。取?0.25mL?內標準液(Quercetin)加萃取液定容至5mL,作為檢測液。?
化學指紋圖譜建立
(1)共有指紋峰的標定?
取HPLC檢測臺灣桑葉片所得的HPLC層析圖譜,標定各批臺灣桑藥材指峰出現之時間及相對時間(指峰出現時間除內標物I.S.時間),做為該藥材必有指峰出之現參考依據
(2)?共有指紋峰相對滯留面積的比值?
以HPLC檢測臺灣桑樣品的層析圖譜,計算各指峰相對滯留面積,將各指峰絕對滯留面積除以內標物(I.S.)絕對滯留面積,作為指峰相對滯留面積。各指峰相對滯留面積除以參照物指峰相對滯留面積(參照物指峰相對滯留面積選取要求,峰面積相對較大且較穩定的共有峰),計算出各指峰相對滯留面積與參照物峰相對滯留面積的比值,做為指峰相對滯留面積比值。?
(3)?化學指紋雷達圖譜製作?
將臺灣桑的葉片以HPLC檢測分析得之UV吸收指峰圖譜,標記編號各指峰時間,計算藥材各指峰相對面積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與相對應之化合物編號。以HPLC圖譜中各指峰編號為外圍圓圈座標,相對應于指峰編號之相對面積比值為該座標軸的數值,并標出±S.D值,製作成簡易清楚之藥材化學指紋雷達圖譜。
化學成分
根皮含胡蘿卜甘(daucosterol),樹脂鞣酚(resinotannol),α–、β–香樹脂醇(α–、β-amyrin),谷甾醇(sitoterol),硬脂酸。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沒有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和確認,來自公開發表的文獻,由植提網整理發布,僅供參考。
如果您想對該產品信息進行補充請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聯系我們網站客服,將有機會獲得免費企業或個人推廣資格